【營養師臨床筆記019】骨骼健康與營養

 你有身高變矮、駝背或是腰痠背痛嗎? 很可能有骨質流失! 這篇文章帶你認識骨骼健康概要,以及如何蓋骨本

 

(一)  骨骼健康概要

1.          骨骼是否健康? 要考量「骨質密度」還有「骨品質(力學結構上的平衡),骨密度降低將導致骨質減少,甚至是骨質疏鬆症 (因骨骼強度減弱而增加骨折風險的病症),骨質疏鬆症初期沒有感覺,是個無聲的疾病,但將大幅增加骨折風險,台灣50歲以上骨鬆盛行率8.1%65歲以上骨鬆盛行率14.1%,台灣的骨折發生率則是亞洲NO.1、世界NO.9

2.         骨密度降低的原因

(1)       基因、年齡、性別

(2)       後天環境因素:飲食中營養素缺乏或流失、沒運動

(3)       體態因素:重力促使骨生成,減重或體重過輕容易造成骨密度偏低,代謝手術通常預期在術後1-2年會減輕30-40%體重,也可能增加骨質流失風險

(4)       其他疾病因素,如:第二型糖尿病因肥胖和高胰島素濃度會改變骨質

(5)       影響骨質的藥物

血糖藥,如:thiazolidinedione(TZD) (透過 PPARγ activation 減少造骨細胞的分化,繼而造成骨質流失)

SGLT-2i

抗癲癇藥

芳香酶抑制劑

化療、免疫抑制劑

類固醇

肝素

鋰鹽

氫離子幫浦阻斷劑

GnRH促性腺激素

超生理量之甲狀腺素

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SSRI

 

(二)  骨骼營養生化學

1.          葡萄糖為骨頭的能量來源,缺乏葡萄糖時,會導致骨生成不足,但是過量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也可能有害骨骼健康

2.          是骨頭的成分,吸收上,分成主動運輸 (靠維生素D)和被動擴散 (和鈣攝取量及濃度有關),和胃酸的分泌及酸度有關 (胃排空時間長則溶解率增加),天然界中的鈣質人體吸收率普遍不高

3.         營養素對骨密度之影響

對骨密度有正面影響

Omega-3脂肪酸、膳食纖維、維生素C、蛋白質、鈣質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K、維生素Ephytate、鎂、isoflavonespolyphenolsresveratrol

對骨密度有負面影響

飽和脂肪酸 (增加鈣在糞便中的流失且增加氧化壓力,同時影響腸道菌叢)、加工磷、咖啡因

* ref: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omen’s health 2024:16 693-705

 

(三)  評估骨質密度的方法

1.          骨質密度檢測儀: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(dual energy x-ray absorptiometry, DXA),建議每1-3年測一次,T score <-2.5為骨質疏鬆症

2.          骨折風險評估工具 (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, FRAX)

3.          β-CTX

 

(四)  骨質疏鬆症藥物治療

1.          Teriparatide /Romosozumab效果最好但最貴,健保給付條件:包含DXA有測到骨折、T score -3

2.          Denosumab效果快,一旦開始使用,就不要中間擅自停掉,比不吃更慘(反彈性骨質流失)

3.          已服藥者,應在醫療院所定期追蹤

 

(五)  骨骼健康之飲食生活習慣策略

1.          均衡飲食+高鈣飲食 (高鈣食物:乳製品、黃豆製品、高鈣植物奶、黑芝麻等)

2.          補充營養素 (保健食品)鈣質(停留在腸胃道的時間會影響到吸收率,建議離正餐遠一點吃)、維生素D (一般吸收率有75%)、維生素K (促進骨鈣素osteocalcin合成cofactor)、膠原蛋白、蛋白質、維生素C (抑制破骨細胞活性、成骨細胞分化的輔因子,攝取量增加,則骨鬆風險降低)

3.          留意咖啡因攝取:隨著咖啡因攝取量增加,骨折風險(hazard ratio)增加

4.          適度負重運動:提升肌力和肌肉量,骨骼外面是肌肉層,有足夠的肌肉也可以保護骨頭,體重過輕者也可以加強肌力,同時應攝取充足蛋白質和維生素D

5.          適度伸展平衡運動:提高肢體協調性,預防跌倒骨折,像是瑜珈等,需要持續運動

 

參考資料:

1.         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Detail.aspx?nodeid=4705&pid=17567

2.          https://www.mohw.gov.tw/cp-5023-64534-1.html

3.          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79268

4.          https://www.frontiersin.org/journals/endocrinology/articles/10.3389/fendo.2019.00844/full

5.          https://pro.aace.com/clinical-guidance/2020-clinical-practice-guidelines-diagnosis-and-treatment-postmenopausal

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