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篇文章整理寶寶飲食階段,簡述從0歲至6歲嬰幼兒飲食概要。
一、嬰幼兒食物製備重點
1.
採取適合寶寶年齡的食物質地,避免發生危險。質地進展為液體->半流質->泥狀->條狀->塊狀
2.
營養攝取充足,避免營養不良
3.
記錄寶寶體位,對應生長曲線,若有偏離正常區域,請諮詢專業醫事人員
4.
注意容易導致過敏的食材,紀錄寶寶嘗試新食物時的症狀
5.
除了注意「餵什麼」,注意「怎麼餵」(姿勢等)也很重要
6.
注意食品衛生安全,降低感染風險
二、嬰兒飲食
1.
嬰兒定義:足月至未滿12月
*早產兒 (preterm):懷孕20-37週生產,可補充肉鹼
*低出生體重:< 2500 g
*極低出生體重:< 1500 g (支持呼吸、控制體溫水分)
*巨嬰:>4000~4500 g
2.
選擇母乳哺餵或是使用嬰兒配方食品(嬰兒奶粉),注意6個月前可能缺乏之營養素:鐵、鋅、維生素A、B2、B6、B12、D
3.
嬰兒配方食品(嬰兒奶粉):以牛奶或其他動物乳汁或適當植物成分做基礎,並添加適當營養素,其成分能供給嬰兒生長發育需要之食品。通常以牛奶為基礎(一般嬰兒)或大豆基礎(對牛乳蛋白質過敏者),特殊生理狀況者則會使用特殊配方
l 嬰兒配方食品(嬰兒奶粉)成分標準
成分 |
標準 |
熱量DRI (0-6月) |
100 kcal/kg |
蛋白質 |
超過1.8 g/ 100 kcal,每1g蛋白質至少0.015 mg B6 (配方奶因高溫消毒兒破壞B6) |
Ca/P |
1.2-2.0 |
Vit A, D Na, K, Cl, Ca, P, Mg, Fe |
有上/下限 |
選擇性添加 (人乳所含有) |
Nucleotide, tolurine,
oligosaccharide, defensins, anti-secretory factor, soluble CD14, soluble
toll-like receptor (no cholestrol) |
*每100 kcal鐵質1 mg以上,應標示添加鐵質
*每100 kcal鐵質1 mg 以下,應標示三個月以上嬰兒食用時應注意補充鐵
三、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
1.
較大嬰兒定義:6-12月
2.
為了符合正常生長、訓練吞嚥能力和培養消化酵素,可開始加入副食品
寶寶階段 |
飲食 |
約6個月 (最早可能4個月就開始吃副食品) |
開始使用副食品 (1天1餐),湯匙餵養,逐漸多樣化接觸天然食物,可使用米粉、麥粉為主食粉末,型態為米糊狀或流質狀(根莖類->蔬菜類->水果類),仍會使用奶粉或母乳(70-90%) |
7-8個月 |
除了根莖類/葉菜類/水果類之外,可以加入豆類->魚類/肉類->蛋黃(0.5-1顆,蛋黃比蛋白更不容易過敏)、油類,呈現米流質狀,副食品約一天2餐,仍會使用奶粉或母乳(60-70%) |
9-12個月以上 |
開始訓練咀嚼能力 (跟未來說話能力有關),也提供手抓或握湯匙的訓練(訓練肌力),可吃半固態(pureed food, semi-solid)、手指食物 (finger food),蔬菜類從菜泥晉升為剁碎蔬菜,一天吃三餐副食品,仍會使用奶粉或母乳(30-40%) |
l 副食品
1.
每天必吃含維生素A的蔬菜水果,提供適量脂肪幫助脂溶性營養素吸收
2.
提供能量依母乳或配方奶粉攝取量而定,一般建議副食品熱量如下
(kcal) |
6-8月 |
9-11月 |
12月 |
餵母乳 |
130 |
310 |
580
|
沒餵母乳 (含配方奶) |
600 |
700 |
900 |
3.
每餐3-5種食物,吃一口也好
4.
先吃副食品再喝奶水
5.
蔬菜種類一次一種,一星期不超過2種
6.
避免低營養價值或密度的飲料
(茶、含糖飲料),要限制果汁量,同時茶和咖啡會影響鐵質鈣質吸收
7.
注意剩餘副食品儲存等衛生安全,不要用奶瓶餵副食品
8.
注意過敏原:我的經驗是有些帶籽的水果較容易導致過敏,如:奇異果等
l 手指食物
1.
硬度:舌頭和上顎可以壓碎
2.
長度:5-7公分,寬度:1-2公分
3.
豆類可壓扁或成泥狀,如:鷹嘴豆、豌豆、黑豆
4.
堅果類可選粉狀或做成泥狀、醬狀
5.
避免圓形或是銅板狀,避免噎到
6.
菜單設計:根莖類做成餅狀、蛋類料理、豆腐肉排、飯糰等
7.
寶寶不吃手指食物的原因:手部肌肉量不足、質地陌生、沒興趣、不餓等
l
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(follow-up
infant formula)成分
成分 |
標準 |
熱量 |
60-85 kcal/ 100 ml (依使用方法沖調) |
熱量DRI (7-12月) |
90 kcal/kg/天 *胃容量約30 g/kg/d |
蛋白質 |
2.2-4.5 g/100 kcal,每1g蛋白質至少0.015 mg B6 |
Ca/P |
1.2-2.0 |
Vit A, Vit D, Na, Fe |
有上、下限 |
四、幼兒餐食
1.
幼兒定義:1-6歲
2.
可以吃家庭小塊食物 (使用剪刀等切小),呈現濕潤固態,每天副食品3正餐+點心(餐前兩小時前提供),奶量約0-30%
3.
當幼兒抗拒多種食物時,嘗試不同的食物組合、味道、質地和不同的鼓勵方式
4.
點心可考慮軟爛、容易消化者:香蕉、杯子蛋糕等
5.
若有哺餵母乳,可持續補餵至2歲 (因人而異)
6.
學齡前幼兒托育機構餐食參考<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>
l 幼兒飲食注意事項
1.
如果一直吃泥狀食物,而沒有吃固態食物,會造成往後餵養困難
2.
1歲後才可供應蛋白、一般牛奶、乳酪、優酪乳、蜂蜜水
3.
因應小麥、蕎麥過敏,或許可一歲之後再添加小麥、蕎麥製品
4.
2歲以下不宜用低脂、脫脂奶(鮮奶)
5.
注意過敏原:花生醬、柑橘類果汁等
6.
注意太甜的食物可能造成蛀牙
7.
乳牙於2.5歲長齊,入小學前開始長恆齒(共32顆),注意不易咬斷的食物,宜恆齒長好後再給,如:花枝、章魚、蒟蒻等
7.
須避免嗆到,如:小心堅果、葡萄、小條的蔬菜(冷凍胡蘿蔔)、毛豆等
8.
注意造成卡在喉嚨的食物,應3歲以上絲小塊視情況再吃,如:糯米製品、麻糬等,不適合給爆米花、糖果(容易嗆到很危險)
9.
注意市售嬰兒罐頭可能有不必要的澱粉或填充劑
留言
張貼留言